(第1/1页)
正热小说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正热小说网zhred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关于中国历史的思考(网上摘抄)
一前言
作为理工农医类学生,我很喜欢中国的文史。古代话本说起诸葛亮,喜欢用“上知天文、下知地理、通古博今”来形容,因为知道文史地理很容易被认为是知识渊博,而且了解文史地理能相对容易地提高文化素质。哲学、科学都有自己的基础和难度,要了解哲学科学远比了解文史地理难。由于我偏偏知道一点文史地理的常识,因此被周围同学视为是“文史丰富”的人。嗟夫,羞煞我也!我毕竟不是文史专家,所以只能在表面上做一些肤浅工作。那就长话短说,谈谈我对中国历史的认识吧。
二关于中国官制史的认识
正所谓“一朝皇帝一朝臣”,每一个历史朝代都有自己政体制度。这里我的基本认识是:历代官制的变迁,从客观上讲是生产力发展必须有相应的生产关系所匹配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必然结果;主观上讲是坐朝天子的皇权与当朝臣子的相权矛盾发展的结果。
1秦汉时期
先说秦汉,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朝代,建立了影响后世的封建制度。此后的汉朝是中国古代蓬勃发展的上升期,前期沿袭了这套制度,在汉武帝之后又有所变化。它们的基本官制是“三公九卿”制度。
三公有三种说法:一是“三师”,即“太师、太傅、太保”及“少师、少傅、少保”,这个历次朝代都有,是标榜天朝尊重礼制特别设置的象征性官位,虽然地位尊崇,但没有实权;二是“三司”,即“司徒、司马、司空”,东汉时期的三公确实曾改叫此名,但是在大部分时候,它们还是象征意义的;三是秦汉官制的核心,这里所讲述的重要内容,即“丞相、御史大夫、太尉”。
丞相是文官首长,帮助皇帝处理民政,在早期有一定的遇事先断和生杀予夺权力。由于作用重要,且必须拥有一定的才能,一般情况下任命讲“任人唯贤”原则。但是丞相职权越大,能力越好,皇帝就越不放心,为了在制度上制约他,就出现了御史大夫这个特殊官职。
御史大夫是监察首长,本意上是主管文书、辅助丞相,但皇帝赋予了监察重任,实际上监督丞相和百官,既然职权如此特殊,在任命上讲“任人唯亲”原则,选皇帝信任的。
太尉是武官首长,帮助皇帝主管军政,实际上是皇帝的高级军事顾问。一般来说,大家一听是掌管军队就觉得非常有地位,其实不然。历来皇帝有个默认原则,就是军队指挥权不能交给大臣,总是把最高指挥权归自己,军政和军令分开,互相制约。由于特殊性,其实太尉是最没多少实际权力的高级官员。尉,是秦汉时期带有强制权力的官员基本名称,主管卫戍作战的军官固然叫尉,主管司法执法的也叫尉,甚至因为屯田具有强制性某些农业官员还叫尉。在平时,掌管一郡一县的军事首长叫郡尉、县尉,负责宫门守卫、皇帝安全的南军首长叫卫尉,负责首都及京畿安全且兼有中央禁卫军主力、国家军事战略预备队性质的北军首长叫中尉,那么掌管一国军事行政的军事首长叫太尉了。其实太尉不能直接掌管军队,仅仅是武官的最高军阶而已,而且用时则置、不用即废。汉朝吕氏专权的时候,太尉周勃企图调动北军,但是没有兵符,尽管下级很尊重他但没允许进军营,是周勃矫诏假传皇帝命令才进去调动的,后来因为吕氏不得民心军队忠于朝廷成功平定叛乱周勃才没有治罪,由此可见一斑。
“九卿”是朝廷认为地位尊崇的九名官员,其实实权也不大。“宗正”处理皇族事务,因此需要德高望重之人担任;“大司农”主管农业、税赋财政,是皇帝的大管家,由此可见古代农业是立国之本、财税之源;“少府”主管皇家园林、山河,是皇帝的小管家,最初还管理着尚未脱离宫廷琐事的尚书;“郎中令”主管皇帝贴身侍卫郎官,也可左右顾问;“卫尉”上面已经说到;“廷尉”主管司法执法;“太常”主管礼制祭祀以及文史;“大鸿胪”主管外国接待民族教化;“太仆”主管皇帝车马,推而广之管理国家交通。平心而论,“九卿”中家臣与国臣不分,既有处理国家事务的也有处理皇帝事务的,说明中国官制尚未走向成熟。中尉虽不在九卿之列,地位权力似在他们之上。究其原因,个人认为历代中央警卫向来有互相牵制分别负责的南北军系统。南军属于政府,其头目卫尉自然在九卿之列,北军皇帝直接掌握,其头目也是直接任命,因此不属于政府系统。
汉朝的军事兵役制度是全民皆兵制,和平时期分中央军、地方军,其实前文已经涉及,这里就不赘述了,郎中令、卫尉、中尉、郡尉、县尉即常设军职;在战争时期,部队临时征发,由皇帝赐予名号任命统军将领,一般比较尊崇的是大将军,骠骑将军、车骑将军,楼船将军、伏波将军,前、后、左、右将军,负责一个战役方向的军事主官为都尉,负责一个战术方向的是校尉。
2隋唐时期
再说隋唐,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发展的高峰期,是我认为中央官制最完备的朝代。他们的基本官制是“三省六部”制度。
门下省起于南北朝,最初叫黄门省,设立的初衷是架空中书省,是隋唐审核中枢,主管出令批驳和上奏筛选。首长是侍中两名,副手是门下侍郎,具体办事人员是给事中六名。
中书省起于魏晋时期,是为了架空尚书台而设立的以中书秘、中书监为首的办公机构。中书是“中尚书”的简称,早先宦官充任,后来由士人取代,随着皇帝的信任逐步走向中国历史的舞台,并影响深远。隋朝被称做内史省,唐朝改名为中书省,是隋唐决策中枢,主管商议决断和草拟诏令。首长是中书令两名,副手是中书侍郎,具体办事人员是中书舍人六名,分别联系六部。
为了规讽是非、面刺过失,隋唐建立了成熟的言谏官机构,官名有谏议大夫、散骑常侍、拾遗、补阙,以左右冠名分属中书、门下两省,充分体现了集体智慧、众议作风,完善了决策部门。
尚书省起于汉朝,汉武帝为了加强皇权不受大臣约束设置了内外朝,外朝是丞相、御史大夫为首的传统政府机构,内朝是以大司马(职权等同于太尉)冠名的大将军、骠骑将军为首的尚书台。尚书台开始摆脱琐碎的宫廷事务走向中国政治的舞台,到隋唐成为执行中枢,主管政令执行和问题反馈。这里所说的尚书省特指尚书都省,和六部有相对独立的关系,首长是左、右仆射,副手是左右丞,具体事务下放六部。
六部分别是——兵部,负责军事行政、武官考选、兵器地图;刑部,负责司法执法、重案审核、监狱管理;工部,负责工程监理、屯田开发、水利兴修;吏部,负责人事管理、文官考选、政绩考察;礼部负责文化教育、礼制祭祀、科举考试。
另外,还有九寺,由秦汉“九卿”演变而来的具有政府性质的办事机构,和六部有对口关系,具体办理六部委托事务,主官称“卿”、副官称“少卿”。对历史影响较大的有大理寺,是廷尉的变体,负责京师案件和地方死刑案件的审判,必要时大理寺卿要和刑部尚书、御史大夫联合办案。
在隋唐,中书省、门下省、尚书省是宰相部门。中书省和门下省业务紧密,位于皇城以北,合称“北省”,是决策部门;尚书都省和六部有隶属关系,位于皇城以南,合称“南省”,是执行部门。办事程序如下:在朝堂上,由皇帝或大臣提出议程,经过朝议提出大体方针;在中书省,关于尚书省上奏由中书舍人五名商议决断、一名草拟诏令(世称“五花判事”),并修改门下省驳回诏令,经过中书令批准送交门下省;在门下省,由侍中领导给事中审核诏令与上奏,觉得诏令可行就签字由尚书省批出、不可行就驳回中书省重拟,并将尚书省上奏筛选初审呈送中书省;在尚书省,由左、右仆射将中书省草拟门下省通过的诏令批出下放六部执行,总结实际出现问题写出上奏送交门下省初审请求中书省处理。如果三省有较大分歧,由皇帝或朝堂仲裁。
由于中书省、门下省互相牵制,如按以上程序一旦出现分歧就会导致办事效率降低,因此两省首长和随身幕僚组成政事堂在门下省合署办公。起初由两省首长轮流主持,主持者自然是真宰相,称“政事堂执笔”;后来裴度将政事堂改在中书省办公,权力中心也由门下省转移至中书省。随着制度的逐渐完备,政事堂改称“中书门下”,既使是尚书省左、右仆射若没有特别允许也不得进入“中书门下”,成为唐朝中期军国重大事件的决策中枢。皇帝为了提拔年轻有为官员或者避免权力集中,开始有“同中书门下三品”、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”、“参知政事”加衔进入“中书门下”,后来这些成为宋朝正式官职。
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机构,那就是监察系统。隋唐时期是御史台,主要首长为御史大夫。机构分三部分,台院,办事人员是侍御史,负责弹劾中央百官,并涉及审理重大案件;殿院,办事人员是殿中侍御史,负责检查朝廷威仪、朝官风貌;察院,负责纠察地方百官,考查民风。另外,由于洛阳是东都,因此还留有一个相对独立的机构,叫留台,负责东都监察。
隋唐时期实行府兵制。中央警卫军分北衙、南衙军两大系统,北衙军有左右羽林军、左右龙武军、左右神武军六军;南衙军有左右十六卫,名号很多记不全了,总之各地有对应的兵源关系。地方军,在隋朝名号有鹰扬、鹰击将军府,在唐代改为刚毅、果敢都尉府。将军名号,实际上历代基本不变,在行军作战时朝廷给予统军元帅称号。因此就不赘述了。
3两宋时期
两宋时期是非常特殊的时期,中国封建社会的转型期。宋朝应该说经济、教育、科学、文化以及军事装备都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,可是偏偏宋朝又是积贫积弱的国家,内忧不少、外辱不断,虽然原因很多,但是特殊的官制是重要因素之一。两宋的基本官制是“两府制”。
宋朝开创者太祖生于乱世,对地方割据、中央孱弱有深切认识,偏偏自己又是军人政变坐上皇位,因此治国理念有矛盾的地方,一是加强中央集权、削弱地方权力,人事、财政、军事统统归属中央;二是限制武官权力、提高文官地位,倡导文人治国;三是由于自己兵不血刃夺得皇位,因此不论对前朝废弃皇族还是对当朝权臣百姓都是比较宽容的。正是这些特殊性,使得宋朝皇帝除开朝太祖和弟弟太宗外再没有阳刚之气,都是文人气质,可以说宋朝皇帝的普遍文化水平是历代皇帝中最高的,可这恰恰是种无奈。
宋朝官制的繁复也属于少见:民政由中书门下省(虽然简称“中书”,但和隋唐不是一个概念)管理,首长是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”(简称“同平章事”)、副官是“参知政事”;可是又存在着中书、门下、尚书省,只不过没有实际权力,在神宗改革时恢复了隋唐旧制,“太宰”为“尚书左仆射兼中书侍郎”、“少宰”为“尚书右仆射兼门下侍郎”,但那是暂时的,后来改了回来。军政由枢密院管理,首长为枢密使、副官为枢密副使;军令部门由“三衙”负责,即侍卫亲军马军指挥使司、侍卫亲军步军指挥使司、殿前都指挥使司。中书门下省与枢密院即是“两府”,都是由文人掌握。这里还有一个小典故,说北宋时期狄青战功显赫,皇帝本想任他做枢密使,但由于出身行伍,受到文官抵制,后来不了了之,还美言说为了不让其品质上有“瑕疵”,由此可见一斑。
宋朝在中央官制上还有一些特殊的地方:以前民政和财政是统一的,可在宋朝偏偏分开,由“三司”管理,即为户部司、度支司、盐铁司;隋唐时期是把谏官机构分属到决策机构,意在集思广益,在宋朝有独立的“谏院”,提高了谏官的地位,也从侧面看出宋朝对谏官的宽容。
从以上可以看出,宋朝的官僚机构过于臃肿。在地方上,虽然安置了正式官职,但没有实际权力,还另外任命有中央派遣性质的“经略使、转运使、漕运使”和“武德郎”等等。在军队里,出现兵不知将、将不知兵的情况。
两宋时期实行募兵制,因为这样可以将荒年的饥民或者将无业游民吸收到军队来,既保证兵源,又防止民乱。可是宋朝的军事指挥系统太不灵便,皇帝还喜欢遥控指挥;士兵为了防止逃亡往脸上刺字,没有什么尊严可言。这样的军队既使有先进的武器打败仗也是可想而知的。两宋不再有中央军地方军之分,统一为禁军,分属“三衙”。后来北宋灭亡南宋建立之初,原有军事制度瓦解,出现了将兵关系紧密的驻屯大军。
4明清时期
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段时期,是我认为地方官制最完备的时代。平心而论,在政治上清朝远比明朝清明,但是在思想上清朝相对于明朝简直就是倒退。
明朝建国之初,沿用的是元朝的“两府制”。但由于“胡惟庸案”,朱元璋取消了两府制,使六部直接听命于皇帝,皇权大大加强,后来的特务统治、宦官专权都是皇权的特殊体现。也许大家看多了近来拍摄的不负责任的古装剧,以为明朝的宦官可以左右皇帝,我认为这是误解,有一个例子可以证明:明朝崇祯皇帝上位之初,魏忠贤还是如日中天,可崇祯皇帝下诏让魏忠贤告老还乡,他只得放弃权力,后来在路上派骑兵劝他自裁,他居然哭着乖乖上了吊。明朝的宦官的确专横可恶,却从没有发生过唐朝后期出现的宦官劫持皇帝事件“甘露之变”,他们只是欺骗蒙蔽昏庸甚至人性有些扭曲的明朝皇帝狐假虎威罢了,说到底就是皇权的变态表现。明朝后来出现了一个特殊的顾问机构,就是由大学士组成的内阁,为首的叫“辅首”,尽管他们和皇帝参与决策,但是品级较低,没有大的影响。明朝是最没有官格的朝代,设有“庭杖”制度,皇上对哪个大臣不满意可以拖出去打屁股。尽管它是中国汉族最后一个封建朝代,但我认为还是不要复辟的好。
满清入关以前,采用的是与八旗制度相适应的“议政王大臣会议”制度,入关后采用明朝的六部制度,但尚书设满汉两人,表面上是民族让步,实际上汉人不掌实权。后来雍正皇帝在平定西北时设立了军机处,觉得它忠诚高效,于是推行了这项制度,达到了中国封建专权的顶峰,以后皇帝不需要和大臣商量就直接把命令下达到地方。汉人在满清地位的重新提高,还是在讨伐太平天国时期,当时的八旗已经朽不可用,当局只能依靠汉人地主团练镇压起义,曾国藩、李鸿章正是这个时候发起。
值得称道的是明清时期的地方官制,是第一个在形式上政法分开的地方制度。应该说,他们得益于元朝的行中书省制度,但是明朝将行中书省分成了承宣布政使司、提刑按察使司、都指挥使司,后来在清朝以省划分,管几省军政的是总督,省级主官为巡抚,下属是布政使、按察使,将地方官制创建完备。有人对近来满清古装戏里对地方官的称谓很感兴趣,我在这里不妨说一说,那些“某台”的称呼是下级官员对上级的尊称,“督台”指总督、“道台”指巡抚、“藩台”指布政使、“臬台”指按察使。
明朝的基本军事制度是“卫所”制度,省级主管就是都指挥使,下属卫所主管叫千户。清朝军事制度是“八旗”制度,实行军民合一、俘虏为奴,完全是野蛮落后民族为提高自身战斗力的“先进”编组方式,在汉人聚居地这样先进的地方不能适用,自打他们入关以来就开始衰败了。后来将汉人编为绿营,还部分组建了汉人八旗。
明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在编制上保证火器大量使用的朝代,不但自己研制火器,还愿意吸收国外先进的技术。明朝禁军中有专门的火器营,戚继光的“戚家军”的核心战斗力是靠火器保证的。可惜,腐朽衰败的明军没有用先进的火器打败清军的铁骑,反而遭到了满清的鄙视,把先进的火器扔进垃圾堆。讽刺的是,清朝汉军绿营还装备着已经落后的火器,当中国人率先设计出机关枪雏形的时候因为是汉人竟不被重视!因此,在军事思想上,清朝是落后的。
二关于部分历史现象的总结
1一些雄才大略、追求权力的皇帝是不愿接受底下大臣束缚的,他们总是在现行官制的基础上亲信一些忠诚勤恳、办事可靠的人,逐步地予以权利将原实权机构架空,一旦发展成熟就会影响后世,有可能成为后来朝代新的实权机构。
2在我们传统的概念中,往往以为功高位崇就会大权在握,最有权力的应该是一品。可是历史的真相是,皇帝一旦给予高官厚禄就等于将实权架空。据我的观察,最有权力的职位并不是品级最高的而是与皇帝最亲密的,多在三品左右。
3不论是对大臣不放心,还是为了考察官风,历来皇帝重视监察系统。
4在宋朝以前,中国的文化是士大夫文化,也就是说士人引导潮流,从上而下推行,因此文学的主体是文、诗歌;在宋朝期间转型,文体代表是词,虽然像诗但已经可以在民间传唱,但毕竟是士大夫写的;在宋朝以后中国的文化是世俗文化,也就是说民间引导潮流,从下而上推行。因此文学的主体是曲,小说。为什么会这样呢?我认为这里说的士大夫特指汉族,自宋朝以后外族统治多年,汉族士人没有地位,于是将目光转向民间,中间既使出现了明朝这样的汉族统治时代,上层由于理学思想和八股文束缚变得非常保守,反而没有民间活跃。我们引以为荣的中国四大古典小说,其作者除了曹雪芹以外家世无法全知,很多是落第秀才,由此可见一斑。
四结语
尽管我喜欢文史,但我毕竟是理工农医类学生。我的历史知识只是平常阅读历史书籍的积累,手头上并没有一手的原始资料。因此,存在谬误、漏洞在所难免,到底水平有限,希望在这里能抛砖引玉,还请大家指正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