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第1/2页)
正热小说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正热小说网zhred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华国三大艺校,北电、中戏、上戏的艺考时间是错开的,官方的说法是为了避免有‘沧海遗珠’的遗憾。
因此,绝大部分艺考生都是采取‘广撒网,多捞鱼’的模式,把北电、中戏、上戏都考一遍,这样通过的几率可能会更大一些。
但也仅仅大那么一丢丢,就拿17年北京电影学院的招生数据来看,北电17年共有3.8万名考生报考,其中表演班报考人数为8526人,但仅仅有75个名额,录取比例为114:1。
上戏表演班有6127人报名,但仅有25人的名额,录取率为245:1。
如果说这个时代艺考招生的录取比例还不算太夸张,那么补招的录取比例绝对令人咋舌。
像中戏95年表演系音乐剧班从补招报名的700位考生中就只录取了一个。
对了,这个从700人成功杀出的考生叫孙红镭,当时25岁。
这种残酷的竞争,甚至已经不能用百里挑一来形容!
但艺考的小姐姐,小哥哥们还是对此甘之如饴的,乐此不疲的。
毕竟,谁都不会觉得自己比别人差,在自己的认知中,自己才是这个世界上真正的‘位面之子’,别人只是NPC。
北电艺考的时间是在2月22号,但当时景轩身在美国,正忙着Facebook谈判的事,没法赶回来,只能遗憾的错过了。
但是没关系,还有中戏、上戏,可以选择。
其实老实来讲,圈里有句话叫‘北电出明星,中戏出演员’。
这显然是在调侃北电教出来的学生。
但中戏调教演员的能力胜过北电一筹这是公认的。
所以,就连北电的骄傲,张一谋挑演员的时候都是去中戏挑。
巩莉、章字怡这些人都是这么挑出来的。
以至于张一谋的同学,北电院长张慧军都跟他抱怨:“你看你还是北电教出来的学生,却从来没在北电挑过演员。”
张一谋后来想想也是,就让周東雨报考了北电。
所以,如果能让中戏录取,作为学生,那最起码不用担心会比北电教的差!
其实,每一场高考都是一场命运的转折点,这句话绝不夸张。
俞敏洪如果没有三次报考北大的经历,最后的结果可能是在家里照顾那一亩三分地。
而段龙如果没有三次报考中戏的经历,那么他可能只是个在餐厅打工的服务员!
但,你即便考进艺术学院,也仅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。
网上后来有个段子,叫‘北电04级无明星’,你把北电04年的学生名单拉出来看一遍,一个能叫的上来名的人都没有!
这至少说明三个问题:
第一,这个班主任挑选学生的眼光不咋地,没能像崔心琴、常俪老师那样慧眼识珠!
第二,这个班主任教学质量不咋地。
第三,这个班主任人脉、能量不咋地。
娱乐圈里拼的是什么?
当然是作品。
想拿到好作品拼的是什么,
当然是演技、人脉和关系了!
像黄垒、崔欣琴老师的学生毕业后,人家把自己学生安排的明明白白的。
哪些去演话剧,哪些进空政,哪些进人艺,哪些留校任教。
尽可能发动自己的关系去帮助这些学生。
像黄教主的第一部影响力比较大的戏《大汉天子》,其实就是崔欣琴老师推荐进组的。
像黄海博,当时进入瓶颈期,没人找他演戏,他找黄垒老师倾诉,犹豫着要不要退出娱乐圈,改行干点别的。
是黄垒老师劝他坚持下去,然后又动用自己的人脉,把他介绍到《新上海滩》剧组,拿到了丁力这个角色,这才焕发了事业的第二春。
当然,老师不是保姆,只能在你们刚刚入行时帮忙拉一把,日后混成什么样,还得看你自己的造化。
但,就刚开始时拉的这一把,非常重要,有时候甚至能改变人的命运。
当然,以上两位跟张然老师比起来那就差远了。
就像《电影教师》里孙利常跟黄垒说的那句话,‘张然真的好厉害,垒垒,你以后要想办法跟张然处好关系’!
黄垒说:“是,他是很优秀,但你老公我也不差呀!”
黄垒老师是很优秀,但跟张然老师一比,似乎就没有那么优秀了。
黄垒老师天天把‘我也不差’这句话挂在嘴边,是否也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呢?
我不知道,咱也不敢说,咱也不敢问。
但张然这么‘优秀’的人世上肯定是不存在的,所以才只会出现在小说里!